近日,家住胡埭镇立人社区的小杨夫妇在中午来到了立人社区服务中心办理生育服务证,原本以为要等到下午两点才能办理,没想到才12点多,服务中心的大门就已经敞开。社区工作人员复印了他们的资料,在计生系统上填写信息,提交之后,不到5分钟,他们就拿到了生育服务证。
“我们两个平时都上班,本想着请个假来办理的,没想到中午竟然有人,一点都没耽误我们上班。”小杨高兴地说道。据了解,随着气温升高,不少机关、社区的工作时间都调整到了下午2点至5点,但为了方便社区的上班族们,立人社区并没有实行这个夏令时,很多工作人员吃过午饭就已到岗,保证群众满意而归。迄今为止,已经有30多位居民享受到了这种无夏令时的服务。
社区服务“随时在”
走进立人社区服务大厅,就能看到社区组织网络图、各种规章制度、工作受理基本流程、服务承诺、工作职责和联系方式等事项上墙公布。服务大厅有四名固定工作人员负责为来访居民办理医保、社保、再就业、计划生育、贫困申请等多项工作业务。由于工作项目多,立人社区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工作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受理,不分业务,不分岗位,热情负责协调、解答、办理。“我来查社保,这个小姑娘一下子就帮我弄好了,不用等专门负责社保的人来弄,很方便。”立人花园一区的王阿姨说道。这些仅仅是立人社区推行社区扁平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加方便群众,立人社区并未推行夏令时工作制。“社区里的老百姓很多都不知道有夏令时这个工作制,他们按照原来的时间来办事,很容易就扑空,所以经过研究,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中午早上班一小时,保证老百姓来办事情的时候有人接待。”社区张书记介绍道。此外,立人社区在小区每个电梯里都附上了办公室的联系电话,居民有事情可直接电话询问,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少走不少冤枉路。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为了服务居民而随时待命。
物业管理“不打烊”
立人社区采用“社区+物业”的管理模式,在“一委一居一站”组织架构的基础上,联合环宇、联创两家物业公司对社区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社区、物业共同推进建设小区的格局。
说起立人花园的物业管理,居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现在天气热了,垃圾桶里很容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早上6点多,我下楼的时候就看到物业的保洁在清洗垃圾桶,他们一大早就开始为小区的卫生忙碌,真的很辛苦。”立人花园二区的陈阿姨赞叹道。居高不下的气温,闷热的天气,给小区的卫生保洁带来了压力,为了确保居民的居住环境,联创物业公司的保洁员们每天起早贪黑,只要有情况反映,他们就立即“出动”。“26号门下面的花坛里面有一些垃圾,快去处理一下吧。”接到物业经理的电话,保洁丁阿姨顾不上手上的活儿,就跑去处理了。除了小区卫生,楼道里的电灯出现问题,物业工作人员也要即刻处理,物业的电工老杨告诉我们:“有一天晚上,楼道里的灯坏了,我接到电话就去修了,因为那层的住户是老年人,不及时修好,老年人不安全。”正是这样尽心尽力的服务,立人社区的居民有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居民办事“不出格”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居民。作为一个包含9个自然村拆迁户的安置社区,立人社区的管理和服务面临着巨大压力。而如今,这种压力因“网格化”分层组团服务模式的运作而悄然变小。
该社区以党总支为核心,现分为9个网格,91个楼道有序管理,每个网格有1名党小组长和1名网格长,社区服务逐渐延伸到“户”。自下而上反映诉求,层层解决问题是“网格化”的一大特色。立人花园二区的住户由于养狗产生纠纷,党小组长老张得知后就前去帮忙协调,协调未果之后,老张向社区反映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一起调解了这起纠纷,这样层级化的服务新路径有效解决了邻里纠纷。“立人花园二区41号门的张奶奶家下水道堵塞了,她行动不便,能不能找人帮忙?”得知网格员小刘反映的情况,社区安排了水电工前往张奶奶家疏通下水道。“网格化“管理将居民的需求及时传达给了社区,畅通了诉求渠道,提升了服务质量,不仅在距离上将社区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也在时间上将社区服务延伸了到了“全天候”。
“社区是直接面向群众的“窗口”,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自身的利益和需求是次要的,这样的无“夏令时”服务将会继续进行下去。”立人社区负责人说。
(郏媚媚)